****点击查看年产10000吨绿色循环再生聚酯材料(再生聚酯切片6000吨、再生聚酯丝4000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征求意见稿公示
一、建设项目简述
项目名称:年产10000吨绿色循环再生聚酯材料(再生聚酯切片6000吨、再生聚酯丝4000吨)项目;
建设地点:**新区北山路151号8号厂房;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C4220]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
建设内容:拟投资21005万元,拟租赁**新区北山路151号中新智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8号厂房建设项目,拟引进2条BHET法化学再生聚酯纺丝连续生产线,主要包括抽提器、耙式烘箱、螺杆挤出机、醇解釜、刮刀过滤器、烛式过滤器、薄膜蒸发器、分子蒸馏器、酯化釜、水下切粒机、纺丝机等891台/套设备,形成年产10000吨绿色循环再生聚酯材料(再生聚酯切片6000吨、再生聚酯丝4000吨)的生产能力。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期9个月,年产5000吨绿色循环再生聚酯材料(再生聚酯切片3000吨、再生聚酯丝2000吨);二期建设期8个月,年产5000吨绿色循环再生聚酯材料(再生聚酯切片3000吨、再生聚酯丝2000吨)。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大气环境影响:经影响分析,正常工况下,本项目废气可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不会改变当地的环境功能区划。
地表水影响:公司实行“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蒸汽冷凝水回
用于循环冷却塔补充用水,项目废水达到接管标准后排入****点击查看**公司集中处理,满足接管标准,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不会降低北山河环境质量的现有功能要求,对周边水环境不会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
声环境影响:本项目建成后,噪声设备对厂界噪声贡献值不大,厂界噪声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各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合理,可实现固体废物零排放,本项目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地下水环境影响:本项目运行时,由于采取严格防渗措施,正常工况下不会引起地下水超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很小。
土壤环境影响:针对可能发生的土壤污染,本项目按照“源头控制、过程防控、跟踪监测”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进行防控。综上,采取以上措施能有效防止土壤污染。
环境风险分析:事故的发生会对周边人群和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项目建成投产后须加强管理,严格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应及时启动风险应急预案,减缓事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周边居民的危害。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废气:工艺有机废气(闪蒸、薄膜蒸发、分子蒸馏、缩聚、醇解、螺杆挤出等)经1套“干式过滤+CO炉+水洗塔”处理,最后通过一根20m高排气筒DA001排放。纺丝、上油废气主要为油雾(非甲烷总烃),经1套“水喷淋+静电除油”预处理后和危废仓库、检验废气一起1套“二级活性炭”处理,最后通过一根20m高排气筒DA002排放。导热油锅炉天然气燃烧废气经低氮燃烧后通过一根20m高排气筒DA003排放。二期项目粉尘废气收集后经1套“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根20m高排气筒DA004排放。
废水:本项目蒸汽冷凝水全部回用于循环冷却塔补充用水,不外排;本项目循环冷却弃水、纯水制备浓水、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一起接管至****点击查看**公司,尾水达标后排入北山河,最终排入长江。
噪声:本项目在设备上选择低噪设备,厂区加强绿化。项目产生的噪声通过采取隔声、距离衰减等相关措施来进行降噪,可确保厂界声环境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固废: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专门贮存,确保不相容的废物不混合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项目各类固体废弃物均能得到有效处置,做到零排放,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风险:本项目生产过程存在一定环境风险,经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后,环境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区域规划相容;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具备技术经济可行性,可确保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不会降低所在区域环境质量;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项目实施后,总量排放指标在**新区总量中平衡,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在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措施的前提下,均能实现达标排放且环境影响较小,不会改变项目地环境功能区要求。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五、项目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名称:****点击查看
建设单位联系人:晏工
联系方式:0512-****点击查看9108
六、承担环评工作的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优****点击查看公司
联系人:徐工
联迪电话:0512-****点击查看3018
地址:**市**区**小镇7-5号
联系邮箱:li.xu@unicle.****点击查看.cn
七、索取报告书简本和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公众索取报告书简本或者向建设单位、评价单位索取补充信息请于信息公示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电话或者E-Mail方式索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链接:
"http://www.****点击查看.cn/xxgk2018/xxgk/xxgk01/201810/t****点击查看1024_665329.html">http://www.****点击查看.cn/xxgk2018/xxgk/xxgk01/201810/t****点击查看1024_665329.html
附件1:"https://www.sz-epia.cn/UpLoad/202401/202****点击查看****点击查看22257.pdf">项目征求意见稿
链接: https://pan.**.com/s/13ud8T-haaF2dX3KruDsU7wpwd=1iea提取码: 1iea